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在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大背景下,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必须把乡村产业摆到重要位置,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十四五”时期,是江苏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践行“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使命要求的重要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篇章的关键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提出要“带好头、领好向”、“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走好乡村振兴路”等重要指示,为江苏“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为江苏乡村产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根据国务院《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见》、《全国乡村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江苏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实施意见》、江苏省政府《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走在前列的意见》和《江苏省“十四五”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等精神,为加快发展以二三产业为重点的乡村产业,加快构建江苏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制定本规划。规划明确未来五年全省乡村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涵盖乡村特色产业、农产品加工业、乡村休闲旅游农业、乡村新型服务业、产业融合发展以及农村创业创新等领域,是指导推动全省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依据。
第一章 发展现状
第一节 发展基础
“十三五”期间,江苏省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对江苏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围绕乡村振兴走在前列、率先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把产业振兴作为关键之举,大力实施现代农业提质增效工程,加快推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全面完成 “十三五”乡村产业发展目标要求,优势特色产业发展、一二三产业融合、农民创业创新等方面均处于全国前列,推动实现新时代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优势特色产业蓬勃发展。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着力培育优质稻麦、绿色蔬菜、特色水产、规模畜禽、现代种业、林业经济、休闲农业和农业电商8个千亿元级优势特色产业,品质效益显著提升。壮大集中连片、优势明显、抗风险强特色产业集群,全省10亿元以上县域产业超过180个,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166个,国家级中晚熟大蒜产业集群、43个全国产业强镇建设进展良好、效果显现。传承弘扬传统乡村产业,86个乡村特色产品和18位能工巧匠入选全国目录。
农产品加工业稳步提升。全省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5868家,2020年营业收入10446亿元。省级农产品加工集中区59家,超百亿2家,50-100亿15家,入驻企业1638家,2020年销售收入2594亿元,带动476万户农户增收177亿元。全省规模以上主食加工企业220多家,17家企业入选全国主食加工示范企业,9个主食加工企业入选全国中央厨房模式案例,涉及餐店自供、团餐服务、旅行专供、在线平台、特色产品、配料加工等多种类型。
乡村休闲旅游农业高速成长。从实施乡村休闲旅游农业精品工程,到推进“12311”创意休闲农业特色品牌培育计划,从开展“百园千村万点”精品行动,到持续开展“苏韵乡情”系列推介活动,有力促进了产业向深度发力、朝广度拓展,年综合收入以20%以上的增幅快速发展。目前,全省具有一定规模的休闲旅游农业园区景点超过1.2万个,全国休闲农业示范县20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50个,数量全国第一。2020年乡村休闲旅游农业游客接待量达到2.6亿人次,年综合经营收入超过800亿元,比“十二五”末增长160%。
乡村产业经营主体不断壮大。着力培育行业领军企业,全省经认定的县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近6000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77家、省级龙头企业820家,分别比“十二五”末增加16家、183 家,上市农业企业38家。省级以上龙头企业2020年销售(交易)额接近8000亿元,超百亿企业15家。龙头企业牵头成立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超过500个,其中省级示范联合体251个,带动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抱团发展,形成多元主体合作生产机制和多类资源要素优配机制,实现利益共享、资源共用、品牌共建。省股权交易中心农业板挂牌企业667家。
农村创业创新持续推进。连续多年举办全省新农民新业态创业创新大会,并在全国农村创业创新项目创意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先后创建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12个、全国农村双创园区87个、全国农村双创孵化实训基地9个,推介17个全国农村创业创新优秀带头人典型案例。针对部分返乡下乡人员缺乏现代农业生产、加工、管理等知识技能,每年组织开展技能培训,涌现出返乡入乡农民工、退伍转业军人、大学生等一批农村创业创新人才,2020年全省农村创业创新人员47万人。
乡村产业融合日益深入。全省建有国家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10家,省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40家。依托现代农业产业园、示范园和科技园、农高区等,打造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集聚创新和融合发展的有效载体。培育了一批主导产业突出、优势特色明显、规模集中连片、模式绿色生态的产业融合发展样板。实施中央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项目26个,探索形成产业链延伸型、农业多功能拓展型等产业融合模式,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程度不断提高。
政策保障体系逐步完善。省政府印发《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走在前列的意见》,以项目、主体、平台、政策为抓手,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明确市县每年单列不低于5%建设用地专项用于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允许实行“点状供地”。明确7类执行农业生产用电价格的农产品初加工范围,切实降低企业成本。设立100亿元省级乡村振兴基金,与国开行、农发行等7家银行签署合作协议,落实7000亿元融资授信。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专项债经验在全国推广,进一步推动乡村产业创新力、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再上新台阶。
第二节 机遇挑战
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背景下,推动“十四五”全省乡村产业发展,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也存在着不少挑战和短板。
一、发展机遇
进入新发展阶段赋予乡村产业发展全新使命。“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2020年底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全面部署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深刻阐述了一系列事关新发展阶段农业农村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将加快发展乡村产业作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落地见效的首要任务。省委省政府明确要求,“十四五”期间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强调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
贯彻新发展理念补齐乡村产业发展短板弱项。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以新发展理念指导“三农”工作,强调坚持用大历史观来看待“三农”问题。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不能停留在以前的成绩单上,要把新发展理念贯彻到“十四五”乡村产业发展全过程。结合江苏“三农”发展时代特征,坚持问题导向,看清发展基础、产业链条、经营主体、资源要素、政策支撑等方面乡村产业发展存在的短板弱项。精准务实拿出举措、转化落实,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农业全产业链,全面提升乡村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真正实现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
构建新发展格局激发乡村产业发展动力潜能。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十四五”关系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新发展格局中,农业农村是重要一极和关键领域,资源要素持续集聚,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不断强化,城乡融合发展进程加快。消费结构升级加快,城乡居民消费呈现个性化、多样化、高品质化特点,为乡村产业发展提供巨大市场。同时,全产业链升级、产业跨界叠加、农村创业创新、数字乡村建设以及乡村基层治理等,加快乡村产业形态重构,发展潜能持续释放,发展空间不断拓展。
二、面临挑战
外部不稳定不确定性仍在加剧。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外部不稳定不确定性仍在增加,各种难以预测的风险源和风险点持续出现。粮食需求刚性增加,乡村产业多业态创新发展提出更高要求;国际间以经济和科技为核心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卡脖子”技术制约乡村产业转型升级;乡村产业参与国际竞争、国际循环难度加大。
乡村产业发展制约因素依然存在。突出表现在资源要素活力不足,土地、人才要素制约凸显。乡村产业发展“用地难、用地贵”问题仍然存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用地和乡村新产业新业态用地难以充分满足。乡村产业发展缺乏有足够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领头人,缺少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带头人,创业型、技术型人才难以扎根农村发展乡村产业。乡村产业发展政策供给的针对性、精准性和实效性不够。
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不高。产业结构布局仍需持续优化,农业产业区域特色不够鲜明,农产品产地初加工比例不高,不少农产品深加工远离镇村,对产业发展和劳动力就业带动不够。产业链仍然较短,一产向后延伸不充分,多以供应原材料为主,二产连接两头不紧密,农产品精深加工不足,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不高,乡村休闲旅游农业等新业态处于成长阶段,多产业、多业态的跨界深度融合不够。
经营主体整体实力不强。农业龙头企业规模总体偏小,省内超百亿的企业以市场流通类为主,生产加工类较少,农业类上市公司较少。企业科研实力相对薄弱,生产加工类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的科研投入仅占营业收入1.05%,生产设备平均比国外发达国家同行业落后5-10年。知名的“苏”字号农产品品牌不多,整体品牌实力不强,与江苏农业大省、经济强省的地位不相适应。
乡村产业融合深度不够。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一体化格局初步形成,但企业主体龙头带动不够、融合深度不够。全产业链各环节紧密度不高,生产、加工、分等分级、冷链物流等领域多主体承担,要素跨界配置、产业协同发展不够、优势互补不强。利益联结还不够紧密,没有通过订单生产、合作制、股份合作制等方式与农民建立紧密利益联结机制,农民较难共享全产业链增值收益。
第二章 总体要求
第一节 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紧扣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目标,坚持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以优势特色产业为基础,以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路径,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聚焦集群发展、功能拓展、要素集聚,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加快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全面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把江苏建设成为全国农村三产融合发展的表率区、现代农业发展的示范省、乡村产业振兴走在前列的排头兵。
第二节 基本原则
坚持特色发展、提质增效。依托农业农村资源,因地制宜发展优势特色明显、规模集中连片、市场竞争力强的乡村产业,充分彰显地域特色、承载乡村价值、体现乡土气息,全面提升产能、品质和效益。
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激活要素、激活市场、激活主体,加强规划、政策和标准等方面引导,提升政府服务能力,强化产业发展政策供给,引导资源要素向乡村集聚。
坚持绿色引领、创新驱动。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促进农村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持续提高绿色优质农产品比重,注重多元功能拓展,加快推动现代农业科技、业态和模式创新,增强乡村产业发展活力。
坚持融合互动、联农带农。发展农业全产业链,前伸后延做大一产、做强二产、做活三产,推动产业深度融合、要素跨界配置,健全利益联结机制,拓展就业创业空间,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
第三节 发展目标
到2025年,全省基本构建起产业结构优、质量效益高、经营主体强、技术装备精、路径模式新的现代乡村产业体系。
乡村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品质效益明显提升。坚持把保障粮食和重要农副产品有效供给作为乡村产业发展的首要任务,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优质稻麦产业产值达到1000亿元,蔬菜产量保持在5500万吨以上,肉类总产量在300万吨以上,水产养殖面积稳定在900万亩左右,主要农作物品种自主创新率达到85%以上,绿色优质农产品比重达到75%,10亿元以上县域优势特色产业超过200个。
农产品加工水平显著提高,经营主体做大做强。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营业收入超过1.4万亿元,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超过1000家,培育一批农业大型企业和上市农业企业,打造一批优势互补、分工协作、利益共享的产业化联合体。
乡村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农业服务业多元拓展。乡村休闲旅游农业年综合收入超过1300亿元,江苏特色乡村休闲旅游农业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培育一批全域化精品农旅区。农产品网上销售额占农林牧渔总产值比重达到16%。乡村新型服务业内涵不断拓展,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超过440亿元。
乡村产业融合叠加深化,农村创业创新更加活跃。培育一批农村产业融合先导区,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农业全产业链价值占县域生产总值的比重实现较大幅度提高。农村创业创新空间持续拓展,建设一批农村创业创新园区基地,农村创业创新人员超过60万人。
第三章 做大乡村特色产业
乡村特色产业,具有地域特征鲜明、乡土气息浓厚、竞争优势明显的特点,发展潜力巨大。立足江苏鱼米之乡底蕴,突出乡村特色产业,着力提升产能、提升品质、提升效益,打造乡村产业发展高地,形成区域增长极和乡村经济战略支点。
第一节 发展千亿元级特色产业
深入实施现代农业提质增效工程,依托江苏地处南北过渡地带、特色产业品种丰富的自然特点,培育发展产值千亿元级特色产业。
优质稻麦。注重打造产业化示范基地,建设优质稻麦链式开发基地。加强优良食味水稻、专用小麦品种创制,选育出一批适应不同地区的优质专用新品种新组合。加强绿色高效生态技术集成示范,通过良种、良法、良田、良机相结合,推进全程绿色化、机械化、标准化生产。到2025年,全省水稻面积稳定在3200万亩左右。
绿色蔬菜。在全省蔬菜生产优势区、建有“菜篮子”工程规模蔬菜基地的大中城市,以县为单位整建制开展蔬菜绿色高质高效创建。以“菜篮子”工程蔬菜基地、蔬菜标准园为重点,实施全产业链开发,建设现代化标准化蔬菜基地。培育适应设施栽培、加工出口、轻简栽培和宜机化新品种,推广水肥一体化等设备,加强绿色生产技术集成推广。到2025年,蔬菜播种面积稳定在2000万亩以上。
规模畜禽。沿海地区突出推进生猪、家禽、奶牛、肉羊集约化生产和全产业链经营,徐宿淮地区推进畜禽生产向专业化、规模化提档升级,扬泰地区打造水禽优势养殖加工区,苏南地区在保障自给基础上建设一批美丽生态牧场。培育推广优质畜禽品种,全面推进生态健康养殖,推动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创建一批生猪屠宰标准化示范企业。到2025年,猪肉自给率达到70%以上,畜禽养殖规模化率达到85%。
特色水产。着力打造沿海规模渔业产业带、沿江特色高效渔业示范带、太湖流域现代渔业先导区、淮河流域生态渔业拓展区、都市圈休闲渔业集聚区“两带三区”,推动差异发展、特色发展、协调发展。以养殖尾水达标排放为核心,实施生态健康养殖工程,集成示范、推广应用健康养殖技术和池塘工业化生态养殖、稻渔综合种养等模式,推进生态健康养殖。到2025年,特色水产养殖面积占比稳定在80%以上。
现代种业。推进现代种业发展核心平台建设,把南京国家农创园打造成全国一流的重大创新育种产业服务平台,支持南繁基地打造成“江苏南繁硅谷”。开展重大育种攻关揭榜挂帅,支持科研院校、种业企业开展“卡脖子”关键技术研究应用,重点选育攻关60个优质特色作物新品种、3个地方特色畜禽新品种和3个主导及特色水产新品种。到2025年,建成10个左右省级种业创新平台,组建10个左右现代商业化育种重大创新中心。
乡村休闲旅游农业。推动乡村休闲旅游农业高品质发展,做靓一批精品农庄农园,做精一批热门打卡线路,做响一批美食民宿产业,打造精品农旅区。持续开展乡村休闲旅游农业系列活动,注重整体策划,突出主题、彰显特色、扩大影响、提升效益。支持休闲农业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服务能力。鼓励各地依托区域特色农业资源,开展特色鲜明的农事体验活动。
农业电子商务。着力推进农业电商平台载体建设,引导农业经营主体在知名电商平台开设网店、专卖店和旗舰店,拓展农产品营销渠道。发展高品质农产品及深加工农产品、休闲食品。大力开展农业电商经营人才培养,加强农产品网络营销实用性技术指导,提升网络经营主体的实践操作能力。到2025年,农产品网络销售额达1600亿元。
第二节 推动产业集群集聚发展
依托资源禀赋和区域特色,围绕精品蔬菜、应时鲜果、名特茶叶、规模畜禽、特种水产、花卉苗木等,推动每个县(市、区)因地制宜确定特色产业主攻重点,科学制定发展规划,集聚多元市场主体、现代科技、高端人才、资本投入等各种要素,推动产业集群集聚、规模发展。
发展一批“一村一品”示范村。强化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支点,以村为基本单位,充分发挥资源优势,通过大力推进标准化、品牌化和市场化建设,发展市场潜力大、区域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主导产业,培育一批“小而精、特而美”的“一村一品”示范村,建设一批产值亿元村,形成一村带数村、多村连成片发展格局。
建设一批特色产业强镇。打造乡村特色产业发展高地,立足乡镇,发挥上联城市、下接乡村的纽带作用,聚焦1-2个农业主导产业,聚集资源要素,强化创新引领,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推动产城融合、产村融合发展,打造综合服务功能强、宜居宜业的乡村产业融合综合体。重点建设一批产业链条延长、业态类型丰富、创业创新活跃、联农带农紧密的产业强镇,吸引资本聚镇、能人入镇、技术进镇,培育一批产值十亿元强镇。
打造一批跨区域布局产业集群。激活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引擎,发展10亿元以上县域特色产业,每个农业大县形成1-2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在此基础上,以全产业链开发、全价值链提升为着力点,突出大蒜、黄鸡、小龙虾、食用菌、茧丝绸、茶叶、桃、紫菜等产业,跨市跨县统筹布局,串珠成线、连块成带、集群成链,打造竞争优势明显、抗风险能力强、产值超百亿千亿的优势特色产业集群。
挖掘提升乡土特色产业。提亮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成色,传承乡村文化根脉,挖掘梳理一批乡村传统工坊、乡村手工业、乡村文化、乡村能工巧匠、乡村车间等,传承保护一批乡土气息浓郁、市场影响力强的地方乡土特色产业,推介一批全国乡村特色产品和能工巧匠。
推动经济薄弱地区乡村产业发展。加大富民强村帮促力度,对经济薄弱地区和重点帮促村,强化特色产业培育,支持有条件的村,加快农产品加工和物流设施建设,发展壮大富民产业。
第三节 提升供应链现代化水平
立足乡村产业基础,以拓展二三产业为重点,前伸后延、融合互动,延伸产业链,打造供应链,提升价值链,推进农业全产业链建设,提高乡村特色产业质量和效益。
突出产业强链。依托优势特色产业,促进一产往后延、二产两头连、三产连前端,接二连三,做强农产品加工流通。发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精深加工和副产物综合利用加工,鼓励农业龙头企业融入全球农产品供应链。推进公益性农产品市场和农产品流通骨干网络建设,完善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构建覆盖农产品加工、运输、储存、销售各环节冷链物流体系。
突出数字赋能。加快农业生产数字化赋能,推进物联网技术在设施农业、畜禽水产养殖应用。实施农机装备智能化绿色化提升行动,加大智能农机装备与技术推广和传统农机智能化改造力度,提升农产品保鲜、烘干、清洗、检测、分级、包装与加工技术装备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拓宽农产品出村进城渠道,鼓励发展线上服务、线下体验以及现代物流融合的农业新零售。
突出价值内涵。提升品质价值,推进品种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提升乡村产业内在品质和产品外在品相,以高品质赢得市场、实现增值。提升生态价值,坚持绿色发展,开发绿色生态、养生保健等新功能新价值,满足消费者对绿色产品需求。提升人文价值,更多融入科技、人文元素,发掘民俗风情、历史传说和民间戏剧等文化价值,赋予乡土特色产品文化标识。
第四节 强化品牌建设
以农产品质量为基础,以农业标准体系为保障,切实加强农业品牌建设,创响一批“苏”字号乡村产业知名品牌,扩大市场知名度、美誉度和满意度。
加强质量建设。着力构建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体系,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按标生产,支持符合条件的主体开展农业标准化试点示范,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深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省建设,全面试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建设绿色优质农产品基地。积极发展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支持地理标志农产品提升品质、扩大规模、提高市场影响力。
培育知名品牌。推进品牌强农,引导各地根据自然特性、历史人文、地理区位,培育发展地域特色鲜明、功能属性独特的区域共用品牌,引导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将经营理念、企业文化和价值观念注入品牌,注重乡土产业品牌培育。
专栏1 乡村特色产业提升工程
第四章 做强农产品加工业
农产品加工业,是提升农产品附加值的关键,是构建农业全产业链的核心。优化农产品加工业结构布局,发展壮大经营主体,提升科技含量和加工水平,通过加工转化增强乡村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第一节 发展多层次农产品加工
推动农产品加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统筹发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精深加工和副产品综合利用,实现农产品多元化发展、多层次利用、多环节增值。
发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鼓励和支持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和中小微企业等发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减少产后损失,延长供应时间,提高增值效益。加强鲜活农产品预冷、保鲜、冷冻、清洗、分级、分割、包装等产后商品化处理,改造升级储藏、保鲜、烘干、分类分级、包装和运销等设施装备,积极推进粮食、油料加工减损增效,提高产品附加值。对非食用类农产品,重点发展整理、粉碎、编制等初加工,开发多种用途。
提升农产品精深加工。紧密结合乡村产业结构和特点,推动农产品精深加工转型升级。引导大型农业企业集成应用超临界萃取、超微粉碎、生物发酵、蛋白质改性等技术,开发大蒜、银杏、红豆杉、葛根、肠衣深加工产品,发展白酒酿造、蛋清提炼、虾壳素提取等高附加值的食品加工业。加快主食加工深度开发,推进中央厨房项目提档。
推进加工副产品综合利用。鼓励大型农业企业和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建立农产品加工副产物收集、运输和处理渠道,推进加工副产物循环利用、全值利用、梯次利用,实现变废为宝、化害为利。采用先进技术装备,推进果蔬残次品、皮渣、畜禽皮毛骨血、粮油加工皮糠、饼粕等副产物综合利用,开发新型产品,提升增值空间。
第二节 建设农产品加工集中区
立足资源优势,坚持特色化、集约化发展,积极打造集标准化原料基地、集约化加工、体系化物流配送和营销网络为一体的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一批省级示范集中区。
优化空间布局。根据粮食生产功能区、重点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布局,紧密结合江苏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布局,优化农产品加工产业结构。在粮食蔬菜主产区、畜禽水产养殖区,发展粮食果蔬产地初加工、畜禽屠宰、水产品加工、仓储和冷链物流体系;在苏南、苏中及大中城市周边,发展主食、休闲食品、速冻食品、药食同源产品和净菜加工。依托出口产业集聚区和港口优势,加快发展出口农产加工和农产品物流商贸。依托南京国家农创园、南京国家农高区以及覆盖全省的科研院所,结合地域特色,强化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布局。
强化平台搭建。推进政策集成、要素集聚、企业集中、功能集合,强化科技研发、融资担保、检验检测等公共服务,完善仓储物流、供能供热、废污处理等基础设施,提升农产品加工集中区管理服务水平,推动产加销贯通、贸工农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培育乡村产业增长极。加快推进中国南京国际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建设。
推动主体集聚。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向优势产区、综合性加工园区集中,向标准化、专业化、规模化转型,推动企业集群集聚发展,提升产业发展集聚度和辐射带动能力。积极培育、引进农产品加工知名企业、优质资本、优良项目,不断壮大骨干企业方阵,着力打造上下游产业互联、专业分工明晰、产销及配套相对集中的企业集群。不具备建设集中区条件的地方,可采取合作方式异地共建,强化区域间协作分工。
第三节 促进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
强化技术创新、业态创新和装备创制,加快推动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提升发展层次。
推进加工技术创新。支持企业发挥技术创新和转化应用的主导作用,积极开展自主创新,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精深加工技术和产品。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与科研院校共建技术研发和转移平台,采取委托开发、技术入股、合作经营等方式,建立科研成果快速转化应用机制。
培育新型加工业态。在产区和大中城市郊区布局中央厨房、主食加工、休闲食品、方便食品、净菜加工和餐饮外卖等加工,发展“中央厨房+冷链配送+物流终端”“中央厨房+快餐门店”“健康数据+营养配餐+私人订制”等新型加工业态,满足城市多样化、生活便捷化需求。鼓励发展农产品生产、保鲜及食品加工、直销配送或餐饮服务一体化经营,建设一批技术水平高、带动力强的主食加工示范企业和主食加工产业集聚区。
加强加工装备创制。充分利用江苏高校科研院所力量优势,鼓励农产品加工装备研发机构和生产创制企业,加大农产品加工装备的研发推广力度,全面提升农产品精深加工的装备化和智能化水平。运用智能制造、生物合成、3D打印等新技术,集成组装一批科技含量高、适用性广的加工工艺及配套装备,提升农产品加工层次水平。
专栏2 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建设工程
第五章 做精乡村休闲旅游农业
乡村休闲旅游农业是农业功能拓展、乡村价值发现、资源要素集聚、产业深度融合的新兴产业。紧扣“品质提升、品味提档、品牌提振”,围绕“田园风光、乡土风味、农耕乐趣、农艺传承、原味乡愁”,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农业,有力促进产业兴旺和农民致富。
第一节 提升发展质量
巩固发展基础,全面优化布局,创新业态模式,培育特色品牌,推动乡村休闲旅游农业高质量发展。
全域化发展。统筹城郊、自然风景区周边、沿江沿海、传统农区等重点区域,全方位、系统性优化提升乡村休闲旅游农业布局,推动资源有机整合、产业深度融合、服务共建共享。因地制宜发展提升休闲旅游农业精品村、主题园、重点县,全县域、跨区域培育营运乡村休闲旅游农业精品线路,串点成线、连线成面,推动全域发展。
周年化经营。立足“每天有景看、每月有花赏、每季有果尝、全年可农游”,根据不同季节特点和节假日时点分布,创新经营模式,有效解决乡村休闲旅游“潮汐”现象。结合不同的特色产业、乡情民俗、乡村资源等,策划创意乡村休闲旅游农业主题项目,开发具有吸引力的特色乡村休闲游产品,引导扩容城乡消费,实现周年不间断经营。
特色化定位。突出特色化、差异化、多样化,立足资源禀赋、文化特点和产业特色,打造地域特色鲜明、文化底蕴厚重、乡土气息浓厚的乡村休闲旅游产品,避免“千村一面、千景一版”。针对不同人群类别、不同年龄层次、不同消费需求进行市场细分,精准定位发展方向,开发形式多样、独具特色、个性突出的业态和产品,促进乡村休闲旅游农业转型升级。
多元素融合。进一步发掘乡土特色产业、农村自然生态、民俗文化、民间技艺、农业遗产、历史人文以及乡村旅游、乡土美食、农民体育等优势资源,融入农文旅市场,创新消费组合,扩大服务半径。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注重创意元素的植入,培育一批创意农产品、创意农田景观、创意文化、创意节庆、创意美食、创意农居,吸引乡村休闲旅游消费。
多功能拓展。发掘乡村生产、生活、生态多重价值,从产品供给、文化体验、生态涵养、休闲旅游、健康养生、文创教育、创业就业等多角度,拓展乡村休闲旅游农业功能。结合历史经典产业、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特色小镇、特色田园乡村等载体,依托资源基础,植入研学教育、田园养生、亲子体验、拓展训练等项目,创新发展业态。
第二节 注重打造精品
培育乡村休闲旅游农业精品,做靓一批精品农庄农园,做精一批热门打卡线路,做响一批美食民宿项目,打造一批高质量的精品农旅区。
建设休闲农业重点县。以县域为单元,依托独特自然资源、文化资源,建设一批设施完备、业态丰富、功能完善,在省内乃至全国有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休闲农业重点县,培育一批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
培育美丽休闲乡村。依托种养业、田园风光、绿水青山、村落建筑、乡土文化、民俗风情和人居环境等资源优势,建设一批天蓝、地绿、水净、安居、乐业的美丽休闲乡村和特色田园乡村,实现产村融合发展。培育一批中国美丽休闲乡村,鼓励有条件的地区依托美丽乡村,发展乡游“夜经济”,建设健康养生养老基地、农耕实践基地、体育健身运动基地。
发展主题创意农园。突出农业元素鲜明、创意主题新颖、休闲内涵丰富、市场营销活跃、共享机制健全,打造有文化说头、景观看头、休闲玩头、市场噱头、效益赚头,能“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住、有价值”的创意休闲农业。充分利用农田、山丘、临水、林草等场地资源和农业农村废弃资源,融合文化科技、康养体育、动漫艺术等元素进行创意设计,体现空间布局的科学性艺术性,凸显产业产品设计的新颖性、趣味性,满足多元化休闲消费需求和提升价值链诉求。
打造精品农旅线路。结合当地人文资源禀赋、农耕文化、游客休闲消费特点,突出春季踏青赏花、夏季避暑纳凉、秋季美食采摘、冬季农趣体验主题,体现主要休闲功能特色和区域优势特点,连点成线,编排打造主题鲜明的精品线路。突出核心经营主体地位,强化线路营运模式,发挥精品线路营运价值,达到经营线路游客接待量有保障、经济效益有提升的双赢效果。
挖掘乡土地标美食。挖掘传承特有物产制成、具有鲜明乡土特点的民间菜品,体现所在区域的地域性,色香味形的鲜美性,乡村绿色有机食材的乡土性,人文典故与经典传承的文化性等特点。培育乡土地标菜品牌,以一道美食带动一条线路、发展一方产业、致富一方农民,在满足城乡居民消费需求同时,带动优势特色农业生产与农产品销售。
第三节 培育特色品牌
持续培育乡村休闲旅游农业特色品牌,强化管理服务,提升发展水平,提高产业层次和知名度。
强化品牌推介。结合产业发展、农事节庆、农时节点,持续创新开展乡村休闲旅游农业系列推介活动,注重整体策划,突出主题、彰显特色、扩大影响、提升效益,扩大品牌影响力。围绕品牌打造,开展伴手礼文创设计、衍生品创新创意,丰富休闲游购内涵。通过短视频征集、软文推广、推介活动等形式,持续宣传推广已有品牌,形成省市县联动、政企社推动、线上线下互动、工农学商广泛参与的发展氛围。
提升综合平台。鼓励运用市场化手段建设运维各类乡村休闲旅游农业综合服务平台,突出消费者参与互动体验,突出各类主体主动创新宣传,吸引更多的企业上线入驻,吸引更多的消费者使用。拓展乡游体验攻略、农产品众筹和乡土特产联展联销等功能,扩展乡村休闲游平台接口,增强用户粘性,打造高质量平台。
打造服务口碑。引导农户、村集体经济组织、农业企业、文旅企业及社会资本等建设乡村休闲旅游项目,在文化内涵、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功能定位等方面提升品质。加强管理服务,提高从业人员服务意识和服务技能,完善公共卫生安全、食品安全、休闲服务等标准,以标准化创响知名度。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提升和美丽田园乡村建设,持续优化乡村休闲旅游环境。
专栏3 精品农旅区建设工程
第六章 做优乡村新型服务业
顺应乡村发展实际,适应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变化特征,大力发展乡村新型服务业,丰富业态类型,拓展产业空间,提升发展水平,促进乡村宜居宜业。
第一节 发展高水平的生产性服务业
适应农业生产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趋势,大力发展与现代乡村产业体系衔接配套的生产性服务业,逐步健全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体系。
培育服务主体。鼓励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涉农科研院所领办创办合作式、订单式、托管式等各种形式的专业化服务组织,充分发挥不同服务主体各自优势和功能。鼓励各类服务组织加强联合合作,积极发展服务联合体、服务联盟等新型组织形式。
扩大服务领域。支持各类服务主体围绕农业生产产前、产中和产后等各个环节,提供各种专业化服务,提升专业化服务质量。在农资供应、统防统治、代耕代种、烘干收储等农业生产性服务基础上,鼓励拓展市场信息、绿色生产技术、农业废弃物资资源化利用、农机作业及维修、冷藏保鲜、冷链物流、加工营销等综合配套服务。
提高服务水平。完善符合各地实际的生产性服务标准和服务规范,鼓励各类主体建设集农资供应、技术指导、动植物疫病防控、农机作业等服务于一体的“一站式”区域性农业生产性服务综合平台,提高综合服务集约化水平。加快提升农业生产服务市场化、专业化、信息化水平,打造要素集聚、主体多元、服务高效、体系完整的农业生产性服务业。
第二节 发展高质量的生活性服务业
加快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拓展与产业发展、乡村生活相配套的公共服务、生活服务,拓展服务对象范围,创新服务内容和方式,提升乡村生产生活质量。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引导各类资本和主体参与乡村建设,补齐农村生活性服务基础设施短板。优化服务设施布局,推动城镇生活性服务业向农村延伸,鼓励在镇域发展商贸综合服务中心、物流(仓储)配送中心、农村邮政物流网点、快件集散中心、农产品冷链物流等,构建乡村差异化、特色化、便利化商贸服务体系。
拓宽生活服务内容。顺应生活方式改变和消费升级趋势,加快农村文体健身、家政服务、育儿教育、法律咨询、信息中介、典礼司仪等生活性服务业拓展,推动向品质化、多样化方向升级。推动养老护幼、卫生保洁、文化演出等服务规范化、标准化发展,扩大专业化、个性化服务供给,鼓励社会力量提供连锁化、品牌化农村养老服务。鼓励各地因地制宜集聚发展各具特色的生活服务产业,打造中高端服务区域品牌。
创新生活服务方式。积极拓展订制服务、体验服务、智慧服务、共享服务、绿色服务等新服务形态,探索“线上咨询+线下服务”新模式,打造农村社区和农村便民服务示范点。推广“旅游+”“文化+”“健康+”“娱乐+”等服务业态,不断拓展生活性服务业增值空间。
第三节 发展高效率的农村电子商务
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在促进工业品、农业生产资料、生活消费品下乡的同时,拓展农产品、特色食品、民俗制品等产品的进城空间,加快构建适应农产品网络销售的供应链体系、运营服务体系和支撑保障体系。
培育电商主体。引导电商、物流、商贸、金融、供销、邮政、快递等各类电子商务主体到乡村布局,健全农村电子商务营销网络。依托农家店、农村综合服务社、村邮站、快递网点、农产品购销代办站等发展农村电商末端网点。支持各地在知名电商平台打造品牌地方特产馆或农产品旗舰店,鼓励优质农业企业做大做强做优有市场影响力的自建平台和微商城,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网络促销活动,促进品牌消费、品质消费。
创新业态模式。支持农业经营主体利用电商渠道,发展直采直供、冷链配送、社区拼购等新业态,加快推广农产品“生鲜电子商务+冷链宅配”“中央厨房+食材冷链配送”等服务新模式。引导主体探索建设主要农产品数字化全产业链电商平台,促进农户、基地、市场紧密结合。坚持以农产品电子商务为重点,大力发展内容电商、品质电商、社交电商、视频电商等新模式。
完善服务体系。完善乡村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增强农业电商园区载体功能,提升仓储物流、项目孵化、人才培训、营销策划、产品展示等综合服务能力,形成带动力强、受益面广、有当地特色的电商产业生态链。对新农民新主体开展网络营销技能培训,提高农民获取信息、管理生产、营销农产品等能力。
第七章 做深农村产业融合
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为基础,深入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创新业态、集聚要素,跨界叠加、共享共赢,推动乡村产业转型升级。
第一节 发展农村产业融合主体
发展壮大以农业龙头企业为引领,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为支撑,种养大户为基础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队伍,培育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主力军。
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引导龙头企业采取兼并重组、股份合作、资产转让、资本运作等形式,建立大型农业企业集团,实现企业上下游产业链的有效整合,打造知名企业品牌和在全国有影响力的行业企业集群。鼓励企业加强技术创新、淘汰落后产能、实现转型升级,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向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形成一批支撑行业发展的百亿元级、领军型、行业“小巨人”农业龙头企业和企业集团。加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培育,形成国家、省、市、县级龙头企业梯队。弘扬企业家精神,引导农业龙头企业主爱国敬业、敢为人先、坚韧执着、立农为农。
培育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提高家庭农场名录管理工作质量,加大示范家庭农场培育力度,开展省级示范家庭农场运营监测,提升家庭农场经营能力和水平。指导农民合作社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并规范运行,健全国家省市县四级示范社联创机制,抓好全国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持续深化村集体领办为主的合作社综合社试点,鼓励采取兼并重组等方式大力发展联合社。提升特色乡村手工作坊,推动乡土特色产业发展。到2025年,示范家庭农场达到3万家,省级以上示范社达到2000家以上。
发展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引导农业龙头企业牵头、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跟进、广大农户参与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实现优势互补、分工协作、利益共享、抱团发展。完善利益分配机制,推广“订单收购+分红”“农民入股+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等模式,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加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培育力度,推介一批联合体典型案例,宣传推广联合体联农带农机制模式。
第二节 加快农业全产业链建设
聚焦农业优势主导产业,以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为纽带,以延链、补链、壮链、优链为重点,从抓生产到抓链条、从抓产品到抓产业、从抓环节到抓体系转变,贯通产加销、融合农文旅,拓展乡村多种功能,拓展产业增值增效空间,打造一批创新能力强、产业链条全、绿色底色足、安全可控制、联农带农紧的农业全产业链,为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支撑。到2025年,培育一批年产值超百亿的农业“链主”企业、一批全产业链价值超百亿的典型县、一批跨市域县域全产业链重点链,农业全产业链标准体系更加健全,农业全产业链价值占县域生产总值的比重实现较大幅度提高,乡村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
产加销贯通。推动乡村产业生产、加工、储运、销售、品牌、体验、消费、服务等各环节紧密关联、有效衔接、耦合配套、协同发展。以产品为主线、全程质量控制为核心,建设标准化、规模化、机械化、优质化原料基地。统筹发展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加工,推进农产品多元化开发、多层次利用、多环节增值。配套推进物流体系建设,推动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和销售等环节整合贯通。开展品牌化市场营销,加强农产品地理标志管理和农业品牌保护,培育品质优良、特色鲜明、名片响亮的品牌。
强主体引领。依托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培育“链主”企业,组织育种育苗、生产基地、仓储设施、科研院所、加工流通、产业协会、服务机构、电商平台、融资机构等经营主体,一体打造农业全产业链。创新主体联合机制,龙头企业牵头,与种业公司、收储企业、种植大户、合作社、家庭农场、小农户和社会化服务组织,组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把小农户引入现代农业轨道。支持市场主体建设区域性农业全产业链综合服务中心,整合农资、农机、农艺、技术、信息、人才等各类生产要素和服务主体,提供全程专业社会化服务。
多功能拓展。在发挥农业食品保障、农民就业增收功能的同时,横向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拓展农业生态涵养功能,发展绿色循环农业和减排低碳加工流通,生产优质绿色品牌产品,将生态价值内化于产业。拓展农业休闲体验功能,推动农业与旅游、文化、教育、康养加快融合,发展休闲农业、创意农业、乡村旅游、健康养老等新兴业态,跨界融合、产业叠加,提高产业链附加值。拓展农业文化传承功能,保护、传承和弘扬农耕文化,推动生产、消费、文化协同发展,为产业链铸魂赋能,融入现代元素,推进产业创新。
新理念赋能。坚持绿色发展,集成推广适应性广、实用性强的绿色技术模式,促进种养循环、产加一体、粮饲兼顾、农牧结合、草畜配套,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建设清洁化、智能化综合利用生产线,实现产业链全程绿色化发展。加快农业产业链数字化转型升级,构建全过程管理数据和分析服务模型,开发提供产品生产情况、行情资讯、供需动态等服务。引导农业生产基地、农产品加工企业、农资配送企业、物流企业应用电子商务平台,培育农商直供、电商网销、会员制、个人定制等模式,推进农商互联、产销衔接,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率。
全要素集聚。推动科技、金融、政策等要素聚焦农业全产业链,促进价值链向中高端跃升。推动产业链创新链紧密融合,打造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和创新联合体。开展品种创新,保护利用特色种质资源,选育高产、优质、多抗、绿色的新品种,推广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以企业为主体组织开展联合攻关,着力攻克重点领域关键技术,集成创新先进适用的加工新技术新装备。吸引金融机构的进入,让产业链插上资金链翅膀,开发专项金融产品,引导龙头企业带动小农户获得信贷支持,提供担保和增信服务。
第三节 推动农村产业深度融合
推动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农业产业与其他现代产业要素交叉重组,拓展多重功能,叠加提升价值,跨界融合互动。
推动多元主体融合。以县为单位,创新产业关联度高、辐射带动力强、参与主体多的融合模式,促进资源共享、链条共建、品牌共创,引导各类经营主体参与推动产业融合,形成企业主体、农民参与、科研助力、金融支撑的多元主体、多元要素格局。
建设产业融合先导区。创新多种业态融合,发展创意农业、功能农业、数字农业、智慧农业等产业融合新业态。高标准规划,高质量推进,整合资源力量,强化保障措施,推进多主体参与、多要素聚集、多业态发展、多模式打造,加快构建标准原料基地、集约加工转化、区域主导产业、紧密利益联结于一体的先导区,示范引领产业振兴。
建立健全融合机制。强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示范引领,通过利益纽带,推动一二三产业联动,促进资源跨界配置,实现三产紧密相连、协同发展,形成乡村产业深度融合机制。推动产业链拓展、供应链优化、价值链提升,强化链条内部激励机制、动力机制,产业融合叠加,激发价值溢出。
专栏4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培育工程
第八章 做活农村创业创新
创业就业是民生之本,一头连着千家万户,一头连着宏观经济。把农村创业创新作为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动能,优化创业环境,激发创业热情,形成以创新带创业、以创业带就业、以就业促增收的格局,活跃繁荣农村经济。
第一节 培育创业创新主体
强化引导,加大扶持,培育一批扎根乡村、服务农业、带动农民的农村创业创新群体。
聚焦创业创新重点人群。突出农民工、大学生、退役军人、妇女“四支队伍”,培育扎根乡村、创办乡产、带动乡亲的创业就业主体,2025年,培育创业就业主体超过60万人。引导有资金积累、技术专长、市场信息和经营头脑的返乡下乡人员,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加快培育一批“田秀才”“土专家”“乡创客”等乡土人才,以及乡村工匠、文化能人、手工艺人等能工巧匠,促进创业就业。
突出创业创新重点领域。鼓励和引导返乡下乡人员结合自身优势和特长,根据市场需求和当地资源禀赋,利用新理念、新技术和新渠道,开发农业农村资源。紧扣产业链条,围绕生产、加工、流通、销售、服务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拓展空间。紧扣产业融合,利用“农业+”,创办新产业新业态,从卖产品向“卖风景”“卖服务”“卖体验”转变;紧扣特色产业,用新工艺、新理念、新渠道来嫁接特色产业,实现老树开新枝;紧扣数字经济,创办农村电商、网络直播等,把手机当作新农具。
第二节 搭建创业创新平台
推动政府搭建平台、平台聚集资源、资源服务创业,建设各类创业创新园区和孵化实训基地。
建设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注重政策环境良好、工作机制完善、服务体系健全、创业业态丰富的典型县培育,总结做法经验,推广典型案例,建设一批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
建设农村创业创新园区。依托现有农业产业园、农产品加工集中区、高新技术园、物流园等园区,以及专业市场、农民合作社,休闲观光农业、农村电子商务、农村信息化应用示范基地、农业规模种养基地等,整合创建一批资源要素集聚、基础设施齐全、服务功能完善、创业创新活跃的返乡入乡创业园。
建设孵化实训基地。依托各类园区、大中型企业、知名村镇、大中专院校等平台主体,采取众创空间、创新工厂等模式,建设一批“生产+加工+科技+营销+品牌+体验”于一体、“预孵化+孵化器+加速器+稳定器”全链条的农村创业创新孵化实训基地。
第三节 优化创业创新环境
强化业务指导,优化服务环境,加强创业培训,为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提供保障。
建设农村创业导师队伍。引导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等理论造诣深厚、实践经验丰富的科研人才、政策专家、会计师、设计师、律师等,为农村创业人员提供创业项目、技术要点等指导服务。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有经营理念、市场眼光的乡村企业家,为农村创业人员提供政策运用、市场拓展等指导服务。培育农村创业创新带头人,为农村创业人员提供经验分享等指导服务。探索“平台+导师+创客”服务模式,提供“一带一”“一带多”“师带徒”的指导。
健全指导服务机制。推动各地建立开放式服务窗口,积极开展面向返乡下乡人员的政策咨询、市场信息等公共服务。推进农村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和信息平台建设,依托现有的各类公益性农产品市场和园区(基地),为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提供高效便捷服务。做好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的土地流转、项目选择、科技推广等方面专业服务。
强化创业培训。结合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培训、高素质农民培育工程、农村青年创业致富“领头雁”计划等,开展农村创业创新培训,让有创业和培训意愿的返乡下乡人员都能接受培训。采取线上学习与线下培训、自主学习与教师传授相结合的方式,开辟培训新渠道。鼓励涉农科研教学单位积极组织科技人员进村入户,及时开展技术指导和跟踪服务。
打造展示平台。举办农村创业创新项目创意大赛,吸引更多人讲述创业故事、展示创业风采。注重返乡创业就业经验做法和典型模式总结体验,讲好励志故事,营造激情创业、就业奔富良好氛围。
专栏5 农村创业创新培育工程
第九章 保障措施
坚持党的领导,加强统筹协调,从土地、资金、科技、人才等要素入手,营造良好氛围,为推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
第一节 加强统筹协调
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要求,把乡村产业振兴作为重要任务,实行省负总责,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组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建立农业农村部门牵头抓总,各部门协同配合,社会力量积极支持,农民群众广泛参与的协同推进机制,加强统筹协调,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各地结合实际,细化乡村产业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以县为单位明确主导产业、特色产业、新兴产业、加工业、乡村产业发展布局、产能规划和主攻重点。
第二节 强化政策扶持
加快完善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支撑政策措施,确保各项政策可落地、可操作、可见效。加强财政扶持力度,加大以奖代补、先建后补力度,引导土地出让金用于乡村产业发展,建立健全市县多投入、省级多支持、社会资本参与机制,补上产业发展短板。提高金融支农服务水平,推进农业融资担保体系建设,用好省级乡村振兴基金,落实好“苏农贷”政策,开发更加精准乡村产业发展金融产品。完善乡村产业发展用地政策体系,细化政策,明确用地类型、供地方式和落实要求,规范和保障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用地。健全乡村人才激励机制,加大招引力度,加强培训培育,优化发展环境。谋划实施一批驱动引领力强、弥补产业发展短板的乡村产业重大投资项目,以重大项目为平台融合产业发展资源。
第三节 加大科技支撑
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加强创新成果产业化,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搭建农业科技协同创新推广平台,提升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推广服务能力。引导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与乡村企业合作,开展联合技术攻关,研发一批具有先进性、专属性的技术和工艺,创制一批适用性广、经济性好的设施装备。引导各地成立乡村产业专家顾问团,为乡村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第四节 营造良好氛围
发掘乡村产业发展的鲜活经验、典型模式和创新成果,宣传推广一批龙头企业、农产品加工、农村产业融合、全产业链建设、新兴产业发展、农村创业创新等典型案例。组织科企对接、银企对接、村企对接,营造政策扶持、舆论关注、社会参与的乡村产业发展良好氛围。
来源:江苏省农业农村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