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7年9月,原农业部、财政部审批通过了正阳县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以来,正阳县坚持“姓农、务农、为农、兴农”建园宗旨,加强创建指导,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进规模化种养基地建设,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2018年12月30日,全国20个现代农业产业园被认定为首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正阳县名列其中,也是河南省唯一一家。短短一年多的时间,正阳县委、县政府从花生产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齐头并进、迅速崛起,打造了真正的“正阳速度”。
“吃干榨尽”
花生全产业链升级增效
正阳县花生种植面积达172万亩,总产量50多万吨,连续20年成为全国花生生产第一大县,带动周边种植花生超过100万亩,有着“世界花生看中国,中国花生看正阳”的美誉。
观大势、谋全局,正阳县委、县政府充分发挥花生资源优势和花生产业优势,通过农业招工业、补工业短板,延长花生产业链,着力培育产业集群发展。君乐宝、鲁花两个“国家品牌计划”企业相继落户正阳,壮大了正阳花生加工产业的实力。与此同时,越凌油脂、花生天地、正花食品等以花生油休闲食品、花生饮料、花生蛋白、花生保健食品为主的深加工企业达到30家,实现了正阳花生百亿级的产业集群。
花生秸秆可饲养奶牛、湖羊,牛羊粪便生产有机肥还田,花生秸秆综合利用率100%。用花生壳种植食用菌,花生衣可以用来养血补脾,花生叶可以泡茶降脂,花生壳可以做成枕头,花生蛋白、花生肽则是高附加值的营养品,一粒花生从果到壳“吃干榨尽”,形成了一条花生全产业链条。
科技引领
花生经济插翅腾飞
一年的时间,正阳县培育出了“四个基地”,建成了“六个中心”,为花生经济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中国工程院院士、花生首席专家张新友等6个体系的60多位专家在正阳县成立了首个国家花生产业技术体系成果转移转化中心,建立了1个院士工作站、5个博士工作站,形成了科技研发和科技推广三级技术服务体系。
2018年9月7日,正阳渤海花生交易中心在BOCE的“国内商品直供网”挂牌上市试运营,实现了正阳花生“买全球”“卖全球”,全国2000多家花生企业的报价正阳“说了算”,从而牢牢掌握了花生交易价格的国际话语权。上市以来,正阳花生总交易量达12348吨,总交易额达1亿多元。
正阳县每年举办中国·正阳“互联网+”花生产业高峰论坛、花生文化节等,依托正阳渤海花生交易中心、京东、阿里巴巴等知名电商,实现花生产品“线下线上”双向销售。
绿色发展
花生品牌誉响全球
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内的王大塘万亩高油酸花生种植基地,建成了“田成方、路成网、渠相通、旱能灌、涝能排”的智慧农业“五大工程”项目,实现了从生产、加工、销售及原产地可追溯的目标。通过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推广措施,提高肥料利用率,实现了“一控两减三基本”。园区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在90%以上,高效节水灌溉面积达50%,化肥、农药使用量同比减少10%和15%,农产品抽检合格率100%。“三品一标”农产品32个,认证比例达85%,170万亩“正阳花生”获得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
“中国花生之都”“中国富硒花生产业化基地县”“中国(国际)花生产品交易中心”“中国花生美食之乡”“中国百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碧水蓝天的正阳,打造出一张张亮丽的名片。
精准扶贫
花生红利农民共享
该县着力构建“1+1+N”的产业扶贫模式,把贫困户“嵌”到产业链上,把企业“连”到扶贫线上,共同带动贫困群众就业创业、增收致富。
天润农业、乐源牧场利用花生秧发展湖羊、奶牛养殖,共帮带贫困户1047户,安排就业270人次;正阳县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利用花生壳发展食用菌栽培,年种植各类食用菌袋500多万袋,辐射带动全县11个乡镇,帮带贫困户765户,每年户均增收2000元。
该县每年投入3000多万元,鼓励贫困户种植优质花生,每种植一亩高油酸花生、彩色花生和其他优质花生分别给予200元和100元的补贴,带动全县85%的贫困户种植花生,户均年增收3350元。花生加工企业吸纳1350名贫困劳动力就业,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
正阳县红旗合作社依托村党支部在全县建立了31个村级分社,延伸合作社管理和服务功能,形成了“合作社+村党支部+农民”的“三合一”土地托管模式,2018年托管土地20万亩、社会化服务35万亩。
花生产业特色鲜明、要素高度集聚、设施装备先进、生产方式绿色、经济效益显著的高质量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已经完善。下一步,正阳县要把产业园打造成乡村振兴先行者、科技引领者、花生产业示范者,为“三农”工作贡献更多“正阳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