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利津县汀罗镇北码四村的台田上,村民们正在建设农业大棚,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为拓宽村民致富渠道,今年在我们村两委的带领下,投资120余万元,流转土地30余亩,建设8个高温大棚,种植蔬菜水果,增加村集体经济,助力乡村振兴。”北码四村党支部书记王玉福说。
近年来,汀罗镇围绕打造“宜农宜游,幸福汀罗”战略目标,大力发展农业新六产,促进农旅产业融合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该镇结合地理优势,倡导绿色发展,打造了渔汀湾渔业公园、圣水园田园综合体,探索苗木花卉种植、休闲观光和林下经济一体化的综合性产业园区发展模式。其中陈家村的花卉大棚成为全镇农旅产业发展的标杆,辐射带动周边村,掀起了种植大棚、发展设施农业的热潮。
夯实乡村振兴基础,汀罗镇把产业发展摆上头等位置,主导产业“特”起来。该镇以龙头项目推进产业化,围绕瓜菜、蜜桃、“上农下渔”等产业,统筹整合各类涉农资金、政策和项目,鼓励各村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引入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率,推动农业转型,提高群众收入。
同时,汀罗镇还坚持发展农业“新六产”,围绕两处田园综合体,种植200亩苗圃2处,建设高温、低温大棚80余个,发展水果、瓜菜采摘基地,积极推动陈家瓜菜基地建设,逐步形成以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建设为重点,以圣水园、渔汀湾两处田园综合体为核心的现代农业发展格局,推动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加快发展。
营造生态宜居环境,生态底色“靓”起来。汀罗镇投资6.2亿元,对林家屋子等10个行政村进行合并拆迁,对1.4万亩农用地进行连片整治,新建具有鲜明农村特色、适宜农民集中居住的新型农村社区。全镇实施辛河路两侧绿化、镇区改造提升工程,对镇区雨污分排管网进行改造提升,并实施农村道路提升改造工程,硬化农村道路28公里,实施示范片区建设工程,持续打造4个“美丽乡村示范区”,改善群众生产生活环境。
在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汀罗镇既塑形,又铸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农村道德风尚,全镇乡风文明“兴”了起来。通过特色文化倡树文明新风,汀罗镇先后共建设了前关、光前等9处乡村剧场,前毕、毛坨等4处电子文化广场,并投资400万元实施了乡村“七个一”工程,配套了投影、灯光、音响等设备,开展民间文艺展演、广场舞比赛、企业公益演出等一系列文化活动,深受群众的喜爱,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显著增强。在润物细无声的陶冶情操中,该镇农民不仅精神生活充实,道德水平也显著提升。
近年来,汀罗镇围绕打造“宜农宜游,幸福汀罗”战略目标,大力发展农业新六产,促进农旅产业融合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该镇结合地理优势,倡导绿色发展,打造了渔汀湾渔业公园、圣水园田园综合体,探索苗木花卉种植、休闲观光和林下经济一体化的综合性产业园区发展模式。其中陈家村的花卉大棚成为全镇农旅产业发展的标杆,辐射带动周边村,掀起了种植大棚、发展设施农业的热潮。
夯实乡村振兴基础,汀罗镇把产业发展摆上头等位置,主导产业“特”起来。该镇以龙头项目推进产业化,围绕瓜菜、蜜桃、“上农下渔”等产业,统筹整合各类涉农资金、政策和项目,鼓励各村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引入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率,推动农业转型,提高群众收入。
同时,汀罗镇还坚持发展农业“新六产”,围绕两处田园综合体,种植200亩苗圃2处,建设高温、低温大棚80余个,发展水果、瓜菜采摘基地,积极推动陈家瓜菜基地建设,逐步形成以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建设为重点,以圣水园、渔汀湾两处田园综合体为核心的现代农业发展格局,推动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加快发展。
营造生态宜居环境,生态底色“靓”起来。汀罗镇投资6.2亿元,对林家屋子等10个行政村进行合并拆迁,对1.4万亩农用地进行连片整治,新建具有鲜明农村特色、适宜农民集中居住的新型农村社区。全镇实施辛河路两侧绿化、镇区改造提升工程,对镇区雨污分排管网进行改造提升,并实施农村道路提升改造工程,硬化农村道路28公里,实施示范片区建设工程,持续打造4个“美丽乡村示范区”,改善群众生产生活环境。
在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汀罗镇既塑形,又铸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农村道德风尚,全镇乡风文明“兴”了起来。通过特色文化倡树文明新风,汀罗镇先后共建设了前关、光前等9处乡村剧场,前毕、毛坨等4处电子文化广场,并投资400万元实施了乡村“七个一”工程,配套了投影、灯光、音响等设备,开展民间文艺展演、广场舞比赛、企业公益演出等一系列文化活动,深受群众的喜爱,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显著增强。在润物细无声的陶冶情操中,该镇农民不仅精神生活充实,道德水平也显著提升。